作者:國控山東 來源:國藥控股山東有限公司 發布日期:2017-08-15
本周我省多雷雨天氣,
無明顯高溫!
2017年的三伏天只剩最后一周了,意味著加長版“三伏天”接近尾聲,在此期間,天氣不會很熱。據省氣象臺預計,本周我省多雷雨天氣,無明顯高溫!
再熬過這一周,今年加長版“三伏天”宣告結束!“末伏”過后天氣逐漸轉涼,早晚比較涼爽,但午間溫度依然較高,這個時間養生至關重要!
“末伏”是健脾利濕的關鍵時期,應合理安排起居,作息守時、生活規律;空調房內溫度不宜過低,盡量多通過流汗讓皮膚毛孔張開,帶走濕氣。
“末伏”重清補,應多食豆類,少食瓜類。肥肉等滋膩的食物,易使體內濕氣上升。注意減少辛辣食物的攝取。對于即將上市的海鮮要適量食用,食用時多放蔥姜蒜,以降低寒性,減輕胃腸道負擔。
末伏吃什么好?
烙餅攤雞蛋
關于“三伏”,民間有句俗語,“頭伏餃子二伏面,三伏烙餅攤雞蛋。”三伏選擇吃烙餅攤雞蛋,有好幾重原因:
喝綠豆粥
綠豆粥是大家最喜歡的消暑粥。綠豆可用以清熱解毒、消暑、利水,治暑熱煩渴、水腫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綠豆屬于涼性藥食之品,身體虛寒、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,會出現腹痛腹瀉,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,否則會致虛火旺盛而出現口角糜爛、牙齦腫痛等癥狀。
吃鴨肉
暑熱天氣里,在肉類的選擇上應首選性質偏涼,或性平的肉。俗話說“防苦夏吃吃鴨”。這是因為鴨肉性涼,具有健脾益氣,滋陰養胃,利水消腫的功效。從中醫“熱者寒之”的治病原則看,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,體質虛弱、食欲不振、發熱、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。
末伏應該如何養生?
要靜心
末伏階段天氣依然炎熱,暑熱最易傷心,常使人心煩不寧、坐臥不安、思緒雜亂。此時,仍要注意防暑降溫,要注意煩躁、憤怒等不良情緒的干擾,盡量做到“心靜自然涼”,遇事保持冷靜、樂觀的心態,不焦不躁。
要養神
經過了一個夏天,人體消耗了大量的能量,體質較弱,消化功能也較差。而末伏仍有秋老虎肆虐,所以需要我們調養心神,積蓄力量。因此,要合理安排個人起居,做到作息守時,生活規律,保證適當的睡眠和休息,避免過度疲勞,從而提高機體對高溫的耐受能力和對“秋老虎”的抵御能力。
要健脾
夏天,人體大量出汗,大量飲水導致胃液稀釋,腸胃功能較差,對疾病的免疫力也下降。而且,夏季常吃冷飲冷食,脾胃受到損傷,此時應該開始調養脾胃,健脾利濕。可以適量多吃祛濕熱、健脾和胃的食物。如茯苓、芡實、山藥、小米、扁豆、豇豆、紅小豆等,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,為秋補最好準備。西瓜、冷飲等生冷食物盡量少吃,以免加重腸胃不適。
要解暑
雖然立秋已至,末伏也是三伏天的最后階段,但是天氣依舊悶熱難耐,此時必要的防暑降溫措施仍舊不能少。不過,降溫解暑要有度,可以繼續使用空調、電扇、鋪涼席等,但是要把握好度,不要盲目貪涼,空調可設定在25℃至26℃為宜,夜間最好關閉空調,同時要注意保暖,以免著涼。
國藥控股山東有限公司 ©2017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黨家莊鎮羅而莊16號 郵編:250001